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看穿科學迷障:「美國小兒科學院長信」事件的真相

本文刊登於教育部(2012)出版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7期,頁69–73。經季刊編輯同意後刊於作者部落格。本期可於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網全文下載(點我)。


◎高穎超(美國羅格斯-紐澤西州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班)

2010年下半年,台灣的教育界與性別社群開始收到一封轉寄文章,署名來自「美國小兒科學院院長」的公開信,標題為〈一封寫給學校決策人員的信〉。該文宣稱青少年的同性戀傾向長大後大多就自然痊癒,也引用科學報告證明同性戀可以被成功治療,沒有危險,並威脅越早認同自己是同性戀的青少年有比較高的生理(性病感染、酗酒、濫用藥物毒品)與心理(焦慮、沮喪、自殺)風險。

這篇英文翻成中文的信件在華人界受到廣泛的轉載與報導,擴及台灣、香港與海外。[註1ab] 該信署名來自「美國小兒科學院」,掛著「院長」頭銜的「男性」,擺出科學報告的樣子(如引用、研究治療協會、括號的英文註解),又是心理學家、基因博士說的話。更重要的,這是飄洋過海來的舶來品知識,行文間綴滿英文姓名、網址、縮寫,信仰科學與西方進步的情懷讓許多收信者很容易被說服這是真的,甚至部分同志朋友也開始懷疑:小兒科權威是否真的否定同志?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本文將回溯本文產出與翻譯的脈絡,帶領讀者跨海追查該學院的身世,也讓兩位被引用的科學家有機會對中文世界澄清他們研究如何被惡意誤用,並察覺科學「真實」底下暗藏的意識型態與政治立場,以提昇對舶來品知識保持批判的敏銳度。



事件始末

這篇〈一封寫給學校決策人員的信〉的中文版,最早見於2010年6月台灣「走出埃及」協會的季刊,強調是翻譯自「美國小兒科學院」院長班登(Thomas Benton)發給全美各公校學區總監的公開信 [註2ab],放在「專家的話」專欄。文中先對教育者溫情喊話,表示該院與您「都是要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隨即宣稱「發育期是暫時的、混亂的,青少年會對很多事都感到迷惑,包括性傾向及性別認同」。

藉著引用瑞曼斐迪教授(G. Remafedi)的研究,該信主張「大部分受同性吸引或經歷性困惑的青少年,到了25歲時便已經不再受這種困擾了。[…]有26%的12歲少年不確定他們的性傾向,但成人中卻只有2%到3%的人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並做出結論,「絕大部分曾經困惑的青少年,最後還是認定自己是異性戀者。甚至那些性別認同有問題的小孩(就是想成為異性的),如果沒有受到鼓勵,到了發育期也就好了。」 [註3]

該信也引用基因專家柯林斯(F. Collins)博士的話:「同性戀雖然有可能受基因影響,但不是DNA 的結構如此,且不管基因是怎麼牽涉的,充其量只是一個傾向而不是先天決定性的。[…]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更有深遠的影響。」以佐證其斷言:「其實根本沒有科學證據說有人天生是同性戀者或是跨性戀者。相反地,研究指出,青少年之所以會受到同性吸引或性別困擾,主要是社會及家庭和其他因素決定的。」[註4] 基於此,該信引導到同性戀可以被治療、沒有危險、越晚認同為同性戀可以降低生理與心理風險的結論,以略帶威脅性地口吻呼籲學校過早鼓勵學生出櫃會將學生貼標籤、導入有害的同性戀行為,最後以行銷該團體製作的文宣與網站作結。

這篇中文翻譯的信件在華人界的影響力極廣,不僅在台灣、香港或海外都有紙本、電子報、網站或部落格轉載,在社群網絡(如臉書)也頻繁轉寄。在教育界,此信從民間「走出埃及」協會的季刊透過輔仁大學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的「生命家庭電子報」轉載進入生命教育的範圍。 [註5] 該信來自「美國」、「醫學專家」又是「男性」「院長」,全文充滿科學樣式,又引述心理學家、基因博士、研究機構說的話,「應該不會錯吧?」很多人心想。再加上這封信的立場與許多對同志抱持疑慮的家長或教師的想法不謀而合(如:同志孩子可以改變或回轉;不要讓學生太早當同性戀,他們還有很多可能[變回異性戀];青少年只是過渡階段;當同性戀會吃苦等),本信似乎幫讀者的情感找到科學證據,更增加其感染力。

這不只是一封單純的英文翻譯信,其中牽涉到小兒科專業行為是否可受到信仰或家庭價值影響,科學知識是否可為此意識型態服務的道德與倫理議題。更重要的是,其中多處引用錯誤、預設立場、倒因為果、訴諸權威,犯了重大邏輯謬誤。以下,將一一為您揭開「科學」迷障背後的真相。

跨海追查「科學」真相

經查,所謂的「美國小兒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 ACPeds)是2002年創立,自稱擁有來自美國47州,估計共60~200會員的組織,與真正於1930年創立、擁有六萬名會員的「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根本不是同一個組織。該組織(ACPeds)之所以會成立,便是因為2002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發表同志伴侶與異性戀伴侶無差異的研究報告,並支持同志伴侶領養小孩的決定後,其中少數會員出走組成的團體。



該組織(ACPeds)在官方網頁上聲稱其使命在於「根據最佳研究來創造正確的政策」[註6] ,但其實說一套、做一套。還記得之前被院長信裡引用的瑞曼斐迪教授嗎?他的研究根本不是在講同性戀青少年長大會「變回」異性戀。

原來瑞曼斐迪的研究(1992)在呈現因為性傾向而困惑的孩子,最終如何發現了自己的情慾,也就是認同自己是同志,並不是「變回或治癒成」異性戀所以不再困擾。至於「26%的12歲少年不確定他們的性傾向,但成人中卻只有2%到3%的人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這句話,是把三篇不同人、不同時間、主題與方法也不同的研究,掐頭去尾的接在一起,拼湊出來的結論。

「如果我的研究要透露什麼訊息,那就是孩子需要更多幫助。」瑞曼斐迪教授接受”Citypage”訪談時說,「很明顯的,他們根本沒有讀我的研究,他們甚至每次在引用的時候都把我的名字拼錯。」 [註7]

不僅是瑞曼斐迪,還記得那個被院長借來說服讀者同志不是天生的基因專家柯林斯嗎?擔任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主席的柯林斯看到此信,甚至大動作用該院官方網頁發表聲明:


看到特殊利益團體扭曲我的科學觀察,就為了得出反對同性戀的論點,讓我非常困擾。美國小兒科學院(ACPeds)從我2006年寫的書中斷章取義、脫離了原文脈絡,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苦痛甚至鼓勵偏見、歧視。他們所提供的資訊是誤導、不正確的。特別有問題的是,他們造成的麻煩會讓學童與家長陷入困惑。 [註8]

令人驚訝的是,當這些原作者表達抗議,要求該學院撤下、不再引用時,班登院長依然堅持他的引用沒有錯誤,拒絕更正。

後續效應

事實上,上述這些論爭在美國2010年4月就已經來回好幾輪。等到同年6月,這封信被翻譯成中文後,原信的引用文獻通通被省略,上述原作者的澄清與聲明也全都隻字未提。雖然留下英文網址,但又有多少人會大費周章的回去看英文原文,並搜尋相關文件,進而發現信末八條引用就錯三條,其他有三條來自該陣營同僚的報告(不是學術期刊)、一條來自政府文件,還有一條學術文章被移花接木使用呢?至今,這篇中文信件仍然繼續被轉寄,被當做生命教育的教材之一,也被用來反對國中小進行「認識多元的性取向、了解自己的性取向」教育。

雖然該學院言之鑿鑿的宣稱自己是「根據最佳研究來創造正確的政策」,但卻在其異象(vision)中規定,要支持一夫一妻的家庭組織,並明列該學院的核心價值是「在婚姻前提下認可基本的一夫一妻家庭單位」,及「認同婚前守貞對生理與情緒有益,並誓言將此行為推廣,作為青少年的理想典範。」[註9] 試問,如果是一個在研究過程中釐清價值涉入(主觀)與資料事實(客觀)份際的科學單位,怎麼會研究都還沒有做,就會把有待商榷或尚未有研究支持的結論當做前提呢?

無怪乎,該學院及其相關以婚姻或家庭為名的機構,被爆料是為了生產研究以支持共和黨布希政府極右派立場的小智庫。但這些因為意識型態而設立的組織,財力、人力遠不及真正的學術機構,往往研究結論都定好才去做研究、找證據的。也因為違反科學標準,其發表多不見於正統的學術期刊。 [註10]

結論

藉由班登院長信的例子,我們看到有心人士如何利用學術假象來製造偽科學論述。偽科學可能會犯了引用錯誤、強調權威人士的威信、意識型態主導研究等錯誤,也可能訴諸一般民眾的情感(如恐懼同性戀),幫刻板印象或偏見找證據。本文借此提醒讀者,收到宣稱自己是科學的轉寄文章,或是先說自己尊重同志、關懷弱勢,卻得出否定同志結論、阻擋弱勢資源的影片或連署時,需保持敏銳度:分析「尊重、關懷、自主」等柔性修辭背後的立場,細查其來源、根據、前提假設、論證邏輯與結論,不輕信權威,也注意任何從國外意圖直接移植到台灣,不注重脈絡差異的研究報告。

保持批判性思考與閱讀的習慣,可以避免自己落入科學魅影的迷障中,不受任何科學文章的誤導—包括你正在閱讀的這一篇在內。 [註11]

大膽懷疑,小心求證!






[註1] 生命家庭電子報(20111122日)。生命家庭電子報第11期。 201187日取自http://www.catholic.org.tw/theology/klife/epaper/2010/10/003.htm
關銘恩(2010629日)。基督日報。201187日取自http://www.gospelherald.com.hk/news/edu-457/美兒科學院慎勸停止教導及暗示性傾向無法改變
走出埃及編輯(20106月)。 一封寫給學校決策人員的信。《走出埃及》季刊59期,頁12-13201187日取自 http://www.rainbow-7.org.tw/54
AAP聲明: http://www.aap.org/featured/sexualorientation.htm
Kranish, Michael (July 31, 2005). "Beliefs drive research agenda of new think tanks". Boston Globe. Retrieved October 21, 2007.

[註2] Tom Benton. (2010, Mar 31). Letter to School Officials. 201187日取自 http://factsaboutyouth.com/posts/letter-to-school-officials/

[註3] 意味同性戀或跨性別長大會「自然痊癒」,同志被當做疾病的預設沒有說出,卻偷渡其中暗示讀者。

[註4] 除了擺出科學證據的樣貌,該信以「學生和父母有權利知道正確的資訊並由自己來決定要怎麼辦」的民主口氣進行訴求,但主旨卻是要教育人員不要鼓勵學生「出櫃」來肯定自己的性認同,再度污名化同志,並認為同志並非學生人生的選項之一,也否定學生有權為自己的認同做決定,處處與其溫情、民主、肯定式諮商的修辭矛盾。

[註5] 為了從性別平等教育觀點回應此信,教育部性平輔導群也曾在20116月的研討會以論壇進行探討

[註6] 201187日取自http://www.acpeds.org/About-Us/

[註7] Pinto, Nick (May 26, 201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ofessor's research hijacked. City Pages. 取自201187日,http://www.nih.gov/about/director/04152010_statement_ACP.htm

[註8] Collins, Francis (April 16, 2010). Response to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取自201187日。

[註9] http://www.acpeds.org/About-Us/ 取自201187日。

[註10] Kranish, Michael (July 31, 2005). "Beliefs drive research agenda of new think tanks". Boston Globe. 取自201187日。

[註11] 想學習如何看出性別偏見論述邏輯謬誤的10招,可參考黃筱晶。(2011)。 飛翔的種子:突破思維框架,造一塊自己搬得動的石頭。台灣立報,87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9627






建議引用(《台灣社會學》格式):
高穎超(2012)看穿科學迷障:「美國小兒科學院長信」事件的真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57: 69-73。

Suggested citation (ASA style):
Kao, Ying-Chao. 2012. "See Through the Enchantment of Science: the Truth behind the Letter from President of 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Quarterly 57:69-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