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 你依舊存在
◎超超
(本文寫於葉永鋕事件五週年紀者會,委請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代轉葉家)
永鋕的校園身影
親愛的葉媽媽、葉爸爸你們好:
或許,你們對我這個沒沒無名的學生很陌生;然而,我以及身邊的朋友,卻對 永鋕的故事份外熟悉。熟悉的,不只是這個發生在南台灣的重要性別事件;熟悉,也因為我們都曾親身經歷類似的性別歧視。
五年前,知道 永鋕發生事情的時候,我想起當年從小學升國中時的我。一個十二歲的(生理)男孩,為了上國中而焦慮不安,因為我即將直升的國中,厲行嚴格的男女分班。我個性溫和、喜歡跟女生談天、不喜歡跟男同學在走廊上打架奔跑,所以我希望能分到女生班。但是,校方規定女生要穿裙子,冬天也不例外,這讓我不舒服。我還是喜歡穿褲子。於是,那時候我的夢想是,我可以穿著男生的制服到女生班上課。——當然,這個夢沒有實現。上了國中,偶爾送作業到女生班,我必須忍受許多「娘娘腔」的嘲笑,也得時時注意自己的聲音是不是太尖太高,免得又惹來一陣騷動和交頭接耳。
永鋕的故事和我的回憶,都不是台灣教育史上的個案。
經由同志諮詢熱線的安排,我們進入校園跟國高中師生、大學老師面對面座談時,我們發現目前的學校對不同性別氣質的人,依然普遍不友善。學生們不知道自己的偏見會傷害人,老師們不知如何營造一個維護多元性別受教權的安全環境。但是, 永鋕的故事,有豐富的力量可以改變現狀。
有一次,我和義工站在麥克風壞掉的講台上,用盡熱情想喚起兩班國中生對性別議題的關注。儘管我們帶小活動、引發討論,台下學生卻好動的好像野獸,不知道聽進去多少?於是,我們提起了 永鋕。
這兩班學生瞪大了眼睛,鴉雀無聲地,聽完這一個距離他們三百公里之外的故事。女同學急著發問:「後來呢?」「難道就這樣算了嗎?」之前吵架亂動,會罵人「死GAY砲」的男同學,呆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我想, 永鋕從那天起,也住進了他們的心裡。
我一直覺得, 永鋕並沒有離我們而去。只要每次一開會、一演講、一翻開性別書籍, 永鋕的名字就會出現,陪伴著我們,給我們力量。就我所知,他的故事也即將送進國際組織,激勵全世界為性別平等而努力的人。
兩年前的同志遊行,臺北地區學生團體的標語牌寫著:懷念葉永鋕(雖然很抱歉的,學生把永寫成詠)。希望在事件滿五週年的前夕,把這張照片送給你們,表達一位台北學生對 永鋕的懷念,以及葉爸爸、葉媽媽的敬佩,你們有一位偉大的後生。
儘管法官的判決和態度令人難以接受,我們更要堅定地抗議不公平,繼續爭取性別平等的校園。我相信,有你們與 永鋕的同在,這個夢想會逐漸實現。
敬祝 平安
2005.12.15
出事的高樹國中,督學坐鎮調查。人本基金會、同志團體皆投入關心,紀錄片導演陳俊志進入拍攝。七月,校長調離該校。圖為學校事後進行生命教育。
校園圖片出自:
屏東縣高樹國中網頁:歷史 第一篇 第六章 傷痛 http://www.ksjh.ptc.edu.tw/past/傷痛.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